有脂肪肝的注意了!小心引发以下病症
作者:admin 2024-03-13 11:19

脂肪肝能引发哪五种常见病?
 

一、肝硬化和肝癌

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,从而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多种恶性肝病。
 

二、消化系统疾病

脂肪肝直接影响肝的消化功能,导致消化不良,食欲减退,厌食,进食后常感到腹胀、恶心,脂类代谢障碍等。长期食欲不振,会使人精神不振,神经衰弱,皮肤干枯,面色暗淡,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。
 

三、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

现代医学成果表明: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极为密切,在中青年人群中尤其明显。

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血脂、高胆固醇等状态,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,最终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,形成动脉粥样硬化。心脏因此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,从而引发心脏缺血、心肌痉挛、心绞痛或心肌梗塞。

如果脑部血管供血不足或破裂则引起脑梗塞、脑中风。
 

四、影响性功能

脂肪肝引起肝损伤后,体内激素的灭活机制出现障碍,男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,出现明显的女性性征。

突出表现为乳房异常发育、乳腺增生、乳头黑色素沉着、睾丸变小、变软、阳痿、早泄、性欲减退等。
 

五、影响视力

因为眼与肝脏有内在联系。

中医认为,肝开窍于目,眼之所以能视物,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的乳养。

脂肪肝患者在视觉上常表现出下面现象:眼前一过性黑蒙,看不见周围的物体,片刻后恢复;读书时眼睛容易疲劳;看不清远处的物体;眼睛干涩;视力降低等。

 

 

中医治疗的角度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:

一、肝胃不和、肝气郁结、痰瘀阻络型

病因病机:由于情志不舒、肝郁气滞、气滞血瘀、湿痰内停,造成脂肪肝的发生。

治疗原则: 疏肝理气、化痰祛瘀。
 

二、脾虚湿盛、痰湿内阻、肝郁血瘀型

病因病机:由于长嗜食甘肥厚味之品,或着情志失调以及某些疾病因素,使脾失健运,湿浊结聚成痰,肝失疏泄,以致痰湿阻于肝络而成脂肪肝。

治疗原则:疏肝健脾、祛湿化痰
 

三、痰瘀痹阻、肝肾亏虚、脾失健运型

病因病机:水不涵木、肝失疏泄、脾虚失于运化、痰瘀痹阻于肝,成为脂肪肝。

治疗原则:滋肾养肝、活血化淤、清热化痰。
 

四、痰瘀痹阻、肝肾亏虚、脾失健运型

病因病机:水不涵木、肝失疏泄、脾虚失于运化、痰瘀痹阻于肝,成为脂肪肝。

治疗原则:滋肾养肝、活血化淤、清热化痰。


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咨询电话:023-88179725